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见证宪法实践力量,凝聚南青法治共识——南法青年赴南京海事法院旁听庭审活动圆满成功

2023-12-08 14:56:32浏览

正值“宪法宣传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法治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2023年12月6日上午,南法青年们前往南京海事法院旁听关于海上保险合同纠纷一案的庭审。本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司法实践,切身感受宪法基本原则及法治精神在司法实践中的贯彻,加深对审判机关履行审判职能之性质的理解,体悟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见证宪法实践力量,凝聚南青法治共识。

同学们提前于旁听席有序落座,静候开庭。在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后,组成本案合议庭的三位审判员入庭就座。审判长敲击法槌,宣布现在开庭。合议庭首先核对了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身份与代理权限,询问原告、被告对于对方出庭人员是否有异议、是否申请回避等,并告知双方当事人诉讼权利与义务。

进入法庭调查环节后,合议庭首先要求原告陈述事实经过、诉讼请求及理由,随后听取被告答辩。双方就案件事实是否符合案涉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所约定的赔付条件发表了不同意见。双方发言完毕后,合议庭总结了争议焦点,并主持原被告依次举证、质证。本次审理过程高效严谨、秩序井然;合议庭审判员与双方诉讼代理人言说逻辑清晰、论理思维缜密,展现出极高的法学专业素养、法庭礼节风度与法治规则意识。

同学们在旁听席认真观看了庭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民事诉讼的审理程序,感受法庭的庄严秩序,学习理论知识如何与实务相结合,更在司法实践中感受到了宪法基本原则以及法治精神贯彻始终:法治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法治是将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活动纳入完备的法律规则系统。在司法实践中,法治原则中的宪法优位以及独立审判原则得到了充分体现。

同时,公民旁听案件庭审,本身就有助于宪法发挥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法治秩序下,庭审公开是同样作为宪法基本原则之一的权力制约与监督原则的必然要求,该原则的内涵中包括人民对国家权力的制约监督、公民权利对于国家权力的制约等。庭审公开是人民群众了解国家司法机关履行审判职能的主要途径,能够发挥人民群众对审判活动的监督作用。“公开”是审判公正最好的保护装置。人民群众通过旁听庭审活动,切实感受到庭审活动依法有序开展所实现的程序正义与公开宣判审判结果所实现的实体正义相结合,能够树立国家审判机关公正司法的形象,增强国家审判机关的公信力,增强公民法治意识,推动宪法深入人心,走进人民群众,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随着审判长法槌的最后一次落下,本次南京海事法院庭审旁听活动圆满落幕。活动结束后,南法青年们集体热议宪法的实践力量,共同感受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理解与敬重。又是一年“宪法宣传周”,太阳成集团tyc234cc将坚持不懈扛起时代责任,矢志不渝共筑法治中国;继续扎实推进太阳成集团tyc234cc“奋进行动”,明法铸魂、争先创优,引导广大师生贯彻法治精神赓续前行,使宪法信仰在广大师生心中蓬勃生长。

文字 | 陈怡

图片 | 陈怡、南京海事法院

责编 | 孙翱鹏、羊怡童、张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