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践言,以践行远。回溯2023年度获表彰团队与个人的社会实践故事,更能感受到新时代南大青年的初心与成长。
社会实践的选题如何确定?
团队成员如何分工?
主线任务如何执行?
实践成果如何留存?
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那就和我们一起走近优秀的社会实践团队与个人,从面对面的访谈中汲取干货满满的经验分享吧!
深入人间冷暖,传递法援力量
1、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讲宪助劳法援队

Q:一个好的社会实践离不开一个团队的紧密协作,请问你们团队成员是如何集结的?搭建社会实践团队时更注重成员的哪方面能力呢?
A:我们团队成员的征募首先是从专业度上进行考量,优先从以前的南大法援中心志愿者中公开招募,一来是因为他们对于法律援助的流程性事务处理有经验,且通过本次基层调研活动也能够明悉基层法援的现状与弊端、了解群众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从而反哺其嗣后对法援工作的调整;二来其具有一定的专业实务知识,能够较妥善地应对诸如新业态劳动保护、家事法争端、群众上访等疑难法律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团队成员的招募也会注重人选的基层实践经验。在法援志愿者之余,也特别邀请了先前有过社会实践经验的同学,依靠其在社区建立的联络基础,减少活动的沟通成本,并借助街道社区的公众宣传平台增加活动的曝光度。
此外我们还考虑到了基层调研的地域覆盖程度,因为是在江苏省范围内的普遍性调研,所以选择了来自省内八个地市的九位成员,确定其分头行动,在假期返回自己的家乡后展开调研,保障调研结果的全面性。
总之,我们团队的经验是在人选的考量上应基本围绕实践的性质,以目标为导向。
Q:请问你们团队在实践中是否遇到了一些困难?在留存实践成果、准备结项材料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A:我们在实践调研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是,受调研群众对法律援助会持有两极分化的反馈,部分群众称赞法律援助确实帮助他们维护了自身权益,但也有部分群众仍苦恼于申诉无门,不知如何有效解决自身难题。此时,我们选择了做一个倾听者,共情基层群众的真实感受,发挥法律援助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价值,同时帮助其提高法治意识。
关于实践成果的留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成果本身挖掘,另一类是实践经验的留存。在实践成果上,要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最大程度地挖掘。
“观摩其余高校的实践经历和报告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印象最深的是南工大团队在调研报告撰写过程中,对群众反馈的法援渠道不通畅问题进行了模拟复现,其在不同时段拨打了法援电话印证确实存在占线情况,提高了调研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在经验总结上,我们通过公司公众号对实践成果进行展示和存档;后续也将配合南大法援的志愿者培训课程,分享实践中的感悟与经验。
总之,社会实践活动不应当局限于结果导向,而是应追求调研结果的建树性价值,集中收集群众在法律援助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通基层向上的传声筒,为相关部门制定后续的方针提供有力参照。
守一湾碧水,护一河清波
2、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姜堰汤河治理调研队

Q:请问你们团队是如何确定社会项目选题的呢?
A:我们组的选题是源于我大一下的一节通识课《变化环境下的水文水资源》,课上有个小讨论是选择一条河堤出治理方案,我就想到了家乡的汤河,因为初中的校歌《励才之歌》有一句歌词叫“汤河之滨,揽月桥畔,有我美丽的校园”。以这门课为契机,我参与了社会实践分享会,在老师和学长的鼓励与帮助下酝酿出了本次社会实践。最后,我确定了“河流污染治理与政府政策——以姜堰汤河为例”这一选题。
我们的团队成员来自十个专业,不同的学科知识交融在一起,让我们的成果兼具丰富和深度,最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选题可以从课堂找灵感,也很建议从家乡入手,大胆尝试跨学科的碰撞交融。
Q:请问你们团队的“主线”实践任务是什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或经验可以和我们分享吗?
A:主线实践任务就是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实践调研和文献研究政府政策如何促进河流污染治理。
访谈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听到了很多市民对家乡河流环境变迁的回忆。有一位老爷爷说,之前水质糟糕的时候,河里根本钓不到鱼,都要跑好远去别的地方,现在出门走一点路就可以享受钓鱼的乐趣。从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故事中,我们切身体会到河流污染治理的重大意义。可以分享给大家的一点经验就是,在分工时,可以安排成员专门负责拍照记录、财务报销,后期就会有丰富的资料可用,也会更加井井有条。
守望星空,拥抱希望
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21级谭梓萌同学

Q:请问能否介绍一些你们社会实践团队的主线任务以及团队分工合作的方案呢?
A:我们是“星空下的守望者”团队,主要任务是走近一类特殊的儿童群体——AS儿童,希望通过我们的守护,拥抱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帮助克服他们的社交障碍,更好的融入生活。
我们的社会实践项目时间跨度长、参与人数多、实践地点广。但是,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充分利用人员优势,团队合作默契。在初期,我们的调研小组通过采访一线影子老师,了解到该行业领域的具体信息。在中期,我们走进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公司,近距离接触特教专业师生,通过参与式观察、实地采访等方法探究“影子老师”的培育过程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在项目后期,我们团队四十多位志愿者同学在暑期抵达丽江,开展为期十天的影子老师实战体验,感悟影子老师未来的发展方向。
Q:作为校级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请问你对于如何开展一个优秀的社会实践能否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A:我认为最首要的是要做好社会实践的前期规划。我的的实践计划非常细致,并且每晚都会举行复盘会,对陪伴小朋友遇到的困难、活动需要改进的地方互相交流,也会分享一些与小朋友互动交流的经验。
其次,我们的指导老师和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指导实践经验。
最后,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把每一步都努力做到最好。我们志愿者在短短的十天和这些不善沟通的小朋友们建立了非常深厚的信任和感情基础,这也成为我人生阅历中非常珍贵的回忆。
读有字之书,品无字之路。听了优秀社会实践团队与个人的经验分享,想必大家对社会实践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今后的亲身实践中定能更加从容不迫、稳步向前,以行动追赶梦想,用脚步丈量世界!
文编 / 顾欣雨 赵越
美编 / 陈心妍
素材来源 / 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团队